世界旦夕之间
Welt am Draht
- 别名:电路世界 / World on a Wire
- 主演:克劳斯·洛维奇,芭芭拉·瓦伦汀,古特·拉姆普雷切特
- 其他:1973年 / 8.6分 / 西德 / 科幻 , 悬疑
- 点播
- 简介
- 评论
- 类型:
科幻
- 年代:
1973
- 地区:
西德
- 主演:
克劳斯·洛维奇,芭芭拉·瓦伦汀,古特·拉姆普雷切特
剧情简介:
世界旦夕之间原名:Welt am Draht,又名电路世界、World on a Wire
某控制论与未来科技研究所的跨**项目斯莫莱克戎1号,是一种应用高端技术架设微缩世界的电子怪物。它可以针对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做出精确的预测。由于这个研究项目的创办人兼总监沃尔摩尔教授神秘死亡,所长任命斯蒂勒博士作为这个项目的继任负责人。不久斯蒂勒的同事们发现新总监也开始状若疯狂。然而,随着老友--研究所安全主管劳兹神秘消失**的不断深入,斯蒂勒渐渐分不清究竟是自己病了,还是身边的世界病了.... 《世界旦夕之间》是1973年法斯宾德为电视台制作的两部式科幻电影,改编自伽洛耶出版于1964年的长篇小说《三重模拟》(Simulacron-3),本片后来被好莱坞翻拍成《异次元**》(The Thirteenth Floor),并深刻启发了后来的同题材系列电影《****》。
温馨提示: 如果资源您在此页面没有看到播放地址,说明当前资源只支持在电脑上播放,请用电脑访问当前页面。
康报虹 2018-07-07
让法斯宾德着迷的问题是:如果镜子不是现实世界的映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如果两个世界毫无差别,那么真实还有任何意义吗?他试图找到真相,可永远逃不出莫比斯环,就像悖论里的阿基里斯不可能追上乌龟,虚拟的**与真实的存在牢牢将他囚禁在无窗的房间,旦夕之间却如同永恒般漫长。
** 2011-08-03
这货太科幻太超前了,好难想象是三十多年前的作品啊,赶脚现在的科幻哲学片应该都是这里来的吧。。修复版颜色和声音都不错~话说音乐好**,不是古典乐,就是未来音。。。。。。。。
欢乐** 2018-05-30
2024-11-1风雨夜重看;以现实为基准架构,演绎前瞻科幻概念,四两拨千斤的软科幻模式启发后世无数(再次听到《蓝色多瑙河》会心一笑),博尔赫斯式的「世界处于上帝的大梦中」在本片中被拆分成三重嵌套、周而复始的的序列,**“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意味。 大量镜像(镜渊)与玻璃反射的使用,意指被窥视、被扭曲的水花镜月,一切都在印证柏拉图之“真实世界存在于意识世界。”三叠镜的象征很明显,甚至中间的镜像是上下颠倒的,镜子的运用一向是法斯宾德偏爱且擅长的。 结尾大赞,两个世界的对切+徐徐上升的镜头,**俯视的窥视感和控制感,而所谓“真实”的世界亦不过是封闭的盒状房间,令人不寒而栗,法斯宾德对身份的认知和追寻从未停止;而随时被删除的身份存在和个人记忆,似乎很难拒绝政治隐喻的阐释。
冰红深蓝 2020-08-18
法斯宾德颇具野心的科幻佳作,世纪末一系列Rubber Reality电影的鼻祖。1.三层世界的嵌套结构,不仅探讨*****问题(即“缸中之脑”思想实验),还涉及现代技术与跨国公司的垄断,并影射极权社会的思想控制。2.影片恍若一处处镜之迷宫,五花八门的镜像每每从四面八方包围住人物,而镜子既喻指着虚与实、真与假,还指称着自我的**与身份认同的困境(恰似拉康理论中主体遭逢的镜式迷惑),亦暗示出一种窥视的目光(一如上层世界肆意窥伺与*控下层世界)。3.大量诡异的运动镜头,如猝然的变焦推拉(渲染震惊感)和不少环绕镜头(眩晕效果与暗中观视)。4.布景与配色上佳,幽绿的公司和机房显得封闭而压抑,现代主义金属家具充当镜面。5.不少围栏、窗格的前景遮挡构图。6.电话亭作为出入口后启[****]。7.还是较拖沓,片长完全可压缩。(8.5/10)
dinosaurs 2011-11-05
就让****,盗梦空间和银翼**都去*吧!世界上只需要有法斯宾德一个导演!啊也也! 没有政治意识,连科幻都是空谈。 另:老于指出的**政治隐喻:东西德在冷战**作为表美苏两大阵营的试验品这一层十分有趣。
hsein 2012-10-22
結尾!!!永不得窺見窗外的房間!真實即虛談!法斯賓達拍出不存在的結尾!
徐若风 2017-06-23
镜有千千个,情有千千劫,文学化和形式感都把人看到身体被掏空。不知道是不是碍于电视电影限制,连法斯宾德都甩出真爱救世界。可以数上百处喜欢的地方,但还是很受不了辛辛苦苦营造三小时的神秘主义被呱哒一下解释撂给你,好破功啊。话说1973年就在拍虚拟现实的嵌套故事了,反观现在却没什么新东西。
牛腩羊耳朵 2015-06-09
法斯宾德把人类对存在感的感受能力全部拴在了无处不在的镜子上,对镜看人之时亦是虚实难辨之时。气氛营造上依然是上乘,科幻片用古典乐,****的单一*率电子音,不过叙事在科幻题材里显得太缓慢了,好几场招牌夜店废戏。
张晚禾 2018-02-01
8.5,实在不敢想,这部电影上映法斯宾德才28岁。虽然叙事有点拖沓但意识相当的前卫,一个人执迷昆虫执迷**或者**任何都可以感同,但是一个导演执迷玻璃这实在是有趣又特别
墓岛GRAVELAND 2021-01-27
摄影机自治地离开主体,扫射四周之时获得了一种强烈的主体在场,转向房间中的机器(“世界”的容器),在《世界旦夕之间》的开场,沃尔默的“末世寓言”中,一个突然间的拉镜头令影片空间的物理定律开始失效。电子音并不是无源的,而是世界的杂音。 无法通过反拟像接近的“真实”控制又不得不被控制。法斯宾德重述了秘教中企图返乡的**的故事,在显在的,新柏拉图主义的表层之外,是一个在不断上升的序列**之中显现的神圣,诺斯替的控制论机器。 不同于其好莱坞翻拍版本,法斯宾德将《世》塑造为一部介于卡夫卡与《潜行者》之间的,脱胎于包豪斯办公室的“德式科幻”,关于****与被害妄想症候群,在坚实的现代性空间中创造偶然性。如同舞台般房间中的happy ending背后是绝对的拘禁感,通往萨特《禁闭》的人际地狱。